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组织工作 >> 基层组织 >> 正文

会计一系杨亚婧副教授款语温言讲解《弟子规·餐桌礼仪》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17-10-18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10月16日下午,会计一系杨亚婧副教授在305会议室款语温言讲解了《弟子规·餐桌礼仪》的内涵,全系教职工一致认为餐桌上的文化意义深远。  

吃是孩子的本能,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“吃相”。有的孩子吃相不雅:趴在桌上,目中无人,把盘里的食物“翻江倒海”,有的孩子见到自己喜欢吃的,不顾他人,独霸、独吞、独占、独享,家长见怪不怪,习以为常。作为文明礼仪之邦,中国人自古讲究“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,吃有吃相”。在用餐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动作,都反映了每个人的教养。“吃相”不是个人私事,在社交场合,与朋友一起吃饭,“吃相”便成了社交礼仪。文明的“吃相”不是即兴“表演”,而是家庭长期熏陶的结果。  

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,其实教养是一种让人觉得舒服自然的生活之习、做事之法和为人之道,有时看得见,有时看不见,无关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,却受生活环境影响感染,潜移默化地积淀在骨子里,在不知不觉、无声无息中流露出来。“杯不出栏,筷不出缘”,我国古人如是讲究用餐礼仪,国民之“吃相”,关乎国民素养和国家文明形象,构建餐桌上的文明,引导社会风尚,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。  

(图片:刘萍 核稿:姚七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