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竟财院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 6月 1日 下午,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定成来我院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,与500多名师生分享王羲之与《兰亭序》的逸闻轶事及《兰亭序》的书法、文学艺术魅力。会计一系专职副书记姚七栋主持,院党委书记凌喜春及相关部门人员一起聆听讲座。
讲座从被誉为“中华第一书”的《兰亭序》开始,把全场师生带回到千年前的那个崇尚淡泊逍遥的东晋,带到那场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曲水流觞兰亭会:东晋穆帝(司马聃)永和九年(公元353年) 三月初三日 ,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、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,为禊事活动,在兰亭宴集。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,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,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、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,记录这次雅集,于是,王羲之乘着酒兴,用鼠须笔,在蚕纸上,即席挥洒,心手双畅,写下了二十八行,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的《兰亭序》。
王定成向大家宣称:书法是镌刻历史记忆的符号,学习大家之作,可以感受民族情怀,聆听奋进足音,厚实文化底蕴。书法可言美、言趣、言情、言志、言事,一砚笔墨便是一个故事。《兰亭序》中,王羲之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,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,提出“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”,尤为可贵。在这里,王羲之没有赞同庄子的说法,把短命的殇子说成是长寿,而把长寿的彭祖说成是夭亡,并予以反驳。他崇尚真理,不迷信大师的圣言;他承认生命的价值与意义,认为生活在世间要比逃遁社会、逍遥世外好得多。历史辨证法不可抗违,人生也未必悲观,未来尚可期待。
作为一位颇有造诣的书法家,王定成在他人熟视无睹的习以为常处,发现出非同寻常,然后发一家新见,抒独己之怀,让在场的听众为之心悦诚服。他对《兰亭序》的诠释真挚含情:曲水流觞兰亭会不应被遗忘,那是再久的岁月也无法抹平的痕迹。王羲之家国情怀不能被践踏,那是再远的前行也要始终追求的阳光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情怀,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。深厚的学识、风趣的讲述,将书法艺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大家,赢得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。
两个小时的讲座,王定成儒雅的谈吐和洋溢的激情,让在座师生感受到了一场特殊的书法人生之旅,他对《兰亭序》精益求精的研究,深深打动在场的听众。一撇一捺书人生,一听一写扬传统。这次讲座,将进一步激励我院青年学生积极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( 图片:张洁 核稿:姚七栋 编辑:张洁)

台上激情洋溢

台下认真聆听